锻件成型 · 2023年6月12日 0

模锻件轻量化设计制造关键技术解读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航空、造船等领域中的热门话题。模锻件作为重要的零部件,对于轻量化设计和制造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将结合国家政策,从关键技术角度出发分析和解读模锻件轻量化设计制造的相关问题。

一、模锻件轻量化设计制造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模锻件主要由铝、镁、钛等轻金属材料制成,相对于传统的铸造、锻造和钣金加工,其具有优秀的强度和韧性,比重又轻,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因此,模锻件作为构成汽车、飞机、火箭等工业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轻量化设计和制造对整个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国家政策方面,近年来,我国加强对新材料和轻量化工作的推进,提出了加快轻量化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引导。同时,国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各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团队建设,推进轻量化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二、模锻件轻量化设计制造关键技术解析

1.材料选用。模锻件的轻量化设计制造需要重点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成形能力和成本等因素,从而实现轻量化效果。优异的轻型金属材料可以满足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腐蚀性条件,如铝合金7075、7085、7050等,镁合金AZ31、AZ61等,纳米晶材料等。有国家政策出台支持高性能新材料和材料制造产业发展,如《中国制造2025》、《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这些都为新材料技术创新和轻量化设计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推动力度。

2.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模锻件的成形过程采用模锻工艺,需要设计详细合理的模具,不仅满足产品的轻量化要求,也需要保证成型质量,减轻后续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应采用高精度、高刚性的模具制造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国家政策对模具制造业进行升级和改造,提出推动数控机床及其自动化系列化发展、扶持先进制造技术及集成创新发展、引进、研发和推广智能制造、构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生态圈等措施。

3.设计优化与制造工艺。在轻量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管路布局、减少零部件数量、合理分布、异型构建以及渐进式表面复杂度等,达到轻质化目的之余也避免减低性能,设计优化结合先进的实验数据与计算仿真来实现最优解决方案,并构建优化制造标准流程。

三、结论

综上所述,模锻件轻量化设计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我国制造业中往往存在大量重量级材料浪费的情况,新一代典型应用场景中的模锻件轻量化设计制造可以将某些重型材料替换成轻型材料,并且降低航行能耗,既节约成本、又保证了强度,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的推动下,模锻件轻量化设计制造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和应用,为中国制造业和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动力。